网站首页 煮酒论天下 清香型文化 杏花村美酒 杏花村企业 杏花村文旅 经济开发区 联系我们

您现在的位置:杏花村文化 历史传说  地方文化  汾酒文化  杏花人物  名人书画  杏花文章  名家侃酒
 
杏花村行家侃酒

业界专家解读“国酒茅台”注册
对酒当歌 —评古代十大酒兴诗人
神堂村的变迁
“义泉泳”的老东家王澐和他的儿孙们
李顾:探寻汾老大荣誉的背后
著名经济学家艾丰:汾酒 王者归来
软实力 才是硬道理
战在今天  赢在未来
食品饮料行业亟需进行高端积累
白酒新文化运动时代到来了?(二)
白酒新文化运动时代到来了?(一)
白酒营销之“天山七剑”
中国古代的十大宫廷贡酒(2)
中国古代的十大宫廷贡酒(1)
长期饮用维C饮料会致尿结石?
酒瓶应从高雅回归到包装本身
汾酒打响涨价第一枪 中档白酒或跟涨
品酒论道之酒与文学

>>> 更多>>>

杏花村故事

>>> 更多 >>>

>>> >更多 >>>

汾阳人与汾酒

山西杏花村  2009年01月18日  作者:吕世豪


    汾阳人出门在外,常常爱把“汾酒”二字挂到嘴边,汾酒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身份或名片。是啊,既经济实惠,又无冒牌之嫌,这样现成的品牌我们为什么不去打呢?我们的先人确确实实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,我们除了骄傲,心中便只有感激和怀念了。

    就像说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一样,汾阳和汾阳的杏花村也是我国白酒的发祥地,汾酒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国白酒的鼻祖。据《北齐书》卷十一载,公元五世纪中叶,北齐高湛以“武成”称帝,他从北齐军事中心晋阳写信向康舒王孝瑜推荐汾酒曰:“吾饮汾清二杯,劝汝于邺酌两杯。”而司马迁《史记·晋世家》中所记载西周成王“举宴世,杯酒称号”之事,却发生于公元前11世纪,早于北武成帝一千多年,如果他杯中之酒也属汾清,那汾酒的历史就足足有三千多年了(翟泰丰:《世间难有谁比肩》)。历览中国名酒,不外浓、酱、清、复合四种香型,而汾酒则是无可争议的清香型酒代表。跟其它名酒相比,贵州的茅台,是清康熙年间山西商人传去的。上世纪的70年代,已故著名作家马烽曾到贵州茅台酒厂参观,酒厂负责人向他介绍,茅台已有200多年历史,汾酒算是茅台酒的祖师爷,因为最早的茅台酒厂是由汾酒的酿造师到赤水河创建的。陕西的“西凤”,也是“山西客户迁人,始创西凤酒。”不仅“八大名酒”,全国许多佳酿都与山西汾酒关系密切,在不少酒名中都要带一个“汾”字,如“汉汾”、“溪汾”、“湘汾”、“佳汾”等,可见汾酒在全国酒业中的影响之大。只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,近些年来,许多名酒纷纷重新编造历史,浓妆艳抹一番重现商海。

    1916年,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。在此之前的1915年,汾酒已获过北京农商部展览会二等金奖,是北洋政府的这个农商部将此酒推荐给赛会的。对于腐败无能的旧中国来说,这无疑是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殊荣,给我可尊可敬的先人们带来的骄傲。

    史料告诉我们,是“义泉涌”汾酒为国人争得荣耀的。“义泉涌”的前身“宝泉益”,是杏花村历史上的首家白酒作坊,它出现于光绪元年即1875年,是由南垣寨村财主王协舒独资创办的。到了民国四年(1915年),又让其三弟王协卿接管。这义泉涌“人必得其精,水必得其甘,曲必得其时,粮必得其实,器必得其洁,缸必得其湿,火必得其缓”的酿酒工艺,至今仍被汾酒后人捧为圣经。

    在中国古代,诗人与酒的关系十分密切,打开一部全唐诗来读,处处皆可闻到一些陈年酒香。诗人李白号称“酒仙”,那是“三百六十日,日日醉如泥”的主儿。而另一位诗人杜甫也不甘其后,他自言“性豪业嗜酒”,即使后来穷困潦倒,还是写出了“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街头尽醉归”的诗句。两位诗人身后留诗近 2500首,沾有饮酒事宜之作竟有470首之多,听来让人惊讶。许是冲着汾酒之名气,他们都曾来过汾州,李白留有醉校郭君碑的传言,杜甫题有《过宋员外之问旧庄》的诗句,然其酒后却未遗落任何有关汾酒之类的墨迹。直写杏花村的便只有晚唐诗人杜牧雨中讨酒的《清明》诗了。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,毛泽东生前曾留有手书遗稿,始未发表。然而诗中“杏花村”一说,到底系指何处,竟沸沸扬扬争论多年,始终难成共识。这里有“贵池说”和“汾州说”两种。“贵池说”认为,杜牧当年在贵池当过刺史,贵池那里恰恰又有杏花村这个地方,故《清明》诗所指定是池州那个杏花村无疑。“汾州说”却讲得振振有词:杜牧生前肯定到过山西杏花村,在他的《樊川文集·别集》中,就收有一首《并州道中》的诗作,那时的并州,辖有太原、上党、雁门、定襄、西河、云中六郡。而西河又是汾阳旧称,当属并州管辖。“并州道中”为什么不能说是从太原到汾阳的路上呢?在中国,版图如此之大,称作杏花村者八九处也,如果没有值得诗人吟咏的好酒,杜牧能写出那样的名诗佳作吗?况且隋唐时之刺史绝非小官小吏,这样的达官显贵也绝不会在自己管辖之地,只身去作“断魂”之游。做官数年,也极不可能不知当地著名酒家所在,而去指望一小小“牧童遥指”了。上世纪70年代,在距杏花村 5里之遥的小相村,居然又出土一块刻有“牧童指处”的古碑,这块“会说话的石头”,已堂而皇之地陈列于酒史博物馆之内,我在冷静思索之余,看法有二。《申明亭酒泉记》立于民国 6年,碑中有如下记载:“唐宋延清云:‘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’皆谓此也。”宋延清即宋之问,祖籍汾阳,唐代著名诗人,是开我国律诗先河之人物,诗作极多。申季庄所撰碑文,曾由光绪十七年汾阳籍进士常棣华勘校。那常氏学识渊博且治学严谨,碑文如此记载绝非无稽之谈,可惜后学至今无人深入考证。本来《清明》一诗出于何人之手就有较大争议,日后翻盘与否实难预测。此其一。其二,《清明》诗无非是一件文学作品,倘若杜牧笔下的“杏花村”是一虚构或假想,那就要坑苦了这批喋喋不休的文人骚客了。写到此,我倒想起著名诗人阮章竞,1980年 9月到汾酒厂采访时题留的一首短诗,对于诗中所露之观点,我极赞赏。那诗写道:

    壮岁尝酲竹叶酒,晚年始见杏花村。

    何须拷问清明句,白露芳销四海魂。

第  1 · 2  页

 

    
 
杏花村美景
 
sxxhc.cn©版权所有  关于杏花村  免责条例  联系我们